
儘管補助減少,再生能源業者仍計畫在亞洲進一步發展,押注能源需求會持續成長。
華爾街日報報導,在中國,政府的支持快速推展了再生能源,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再生能源生產國。但因為補貼即將停止,該產業面臨風險。今年的太陽能補貼少了一半,海上風電補貼2020年到期結束,明年陸上風電獎勵也將取消。
儘管如此,法國電力集團(EDF)說,預期在後補貼時代也能成長,並預測到2030年,中國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6.8GW(百萬瓩)增加到50GW以上。
EDF在6月完成了與中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的逾10億美元交易,將增加江蘇省沿海風電場的發電量。兩家公司會聯合經營該風電場的新建部分以及現有的一部分,從而使EDF成為中國海上風電市場裡第一家擁有持股的外國公司。
再生能源在2019年時約占EDF發電量的11%,大部分的項目集中在歐洲和北美,但如今跑到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地區尋求發展。EDF發言人說:「整個亞洲地區為法國電力集團追求可持續增長,提供了重大投資機會。」
能源研究諮詢業者Wood Mackenzie估計,未來五年,亞洲可能增加約400GW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,略高於過去五年的增加380GW。
Wood Mackenzie預期,未來五年,每年對亞太地區再生能源發電的投資,將超過對煤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發電的投資。由於後者有許多用在設施的汰舊換新,這意味著新增容量絕大部分可能來自再生能源。
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(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),今日,全球再生能源發電容量,亞洲的占比已近半數,遠高於10年前的不到三分之一。
但如果新冠疫情引發全球經濟長期衰退,投資者的樂觀看法可能受到挑戰。分析師說,這將導致電力需求下滑,可能促使政府更快取消或減少補貼。
August 31, 2020 at 09:35AM
https://ift.tt/32EttG7
即使沒補助 亞洲再生能源產業仍欣欣向榮 - UDN 聯合新聞網
https://ift.tt/37Fimi7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